9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正式发布《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召开新闻发布会。民航局副局长董志毅出席会议并表示,民航将主动在交通国建设民航项目,促进实施民航强国战略。
董志毅介绍了民航在建设强国中的作用,目标和未来发展计划。董志义说,航空货运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航空枢纽不仅是交通基础设施,而且还是区域经济融入全球经济的窗口,是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的有利手段,以及增强城市的国际竞争力。
一个重要的影响力载体和一个参与全球资源分配的重要平台。特别是在交通运输安全国家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动计划中,国际航空枢纽具有广范围、长距离、高时效的通达服务这个独特优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董志毅指出,在民航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民航总局主动为国家的对外开放战略服务,提出了三个世界一流的机场集团和十个国际航空枢纽。核心和29个区域中心作为骨干和非中心。机场和通用机场是重要的补充性国家综合机场系统。
针对国际航空枢纽,将努力提高北京,上海和广州机场的国际枢纽竞争力,并逐步提升成都,昆明,深圳,重庆,西安,乌鲁木齐等机场的国际枢纽功能和哈尔滨。他说,近年来,中国的国际航空枢纽一直在提高其在全球航空运输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2018年,中国十大航空枢纽中有八个进入了全球旅客运输量前50名,包括北京首都,上海浦东,广州白云,成都双流,深圳宝安,昆明长水,西安咸阳和上海虹桥机场。特别是,首都机场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机场,每年的旅客吞吐量超过1亿人次。
董志义说,为加快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十三五”以来,民航积极推进长三角,京津冀,长三角,江西三大世界一流机场集团的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并先后与各级地方政府制定。
实施了乌鲁木齐,昆明,哈尔滨,成都,重庆等五个国际航空枢纽和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的战略规划。目前,正在推进北京“双枢纽”和西安航空枢纽战略规划的编制。在支持国家发展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